科研小记
模拟仿真的方向被导师否了,他不让我干。看来他是一门心思想让我 All in AI 了。
但是他要 All in 就 All in,我可不能跟着他 All in。他 All in 还有试错机会,我 All in 了直接白给。
到底还是需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,把代码写好才能找到工作。毕竟 HR 看的是你的业务能力,而不是发了几篇论文。
看论文和科研成果的岗位为什么不去 985 和 211 招计算机科班学生呢?
师姐让我先按着导师的要求来,后边再看情况。
那么导师的要求是什么呢?是让我学 AI Agent,一个纯工程方向上的内容。
我就觉得好笑,AI Agent 已经有现成的开源框架,如Dify
和LangChain
,甚至还是可视化、低代码的产品,为什么还要花精力去研究工程方向的东西?能发几篇论文?
(周五更新,在所谓的“通用 AI Agent” Manus
发布之后,就有至少两个项目复现并开源,我都不知道这个方向有什么研究的意义。)